欢迎访问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网站无障碍
今天是:
本院动态    
· 青春铸检魂 运动展风采——九原区...
· 【益民行】下好监督“一盘棋” 打...
· 【益民行】强化终本执行监督 守护...
· 【益民行】守护夕阳红,保障食药安
· 【益民行】检察官直播间解读“久...
· 【益民行】从“蹚水过街”到“安...
典型案例    
· 司法救助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典...
· 检察技术支持刑事检察技术性证据...
· 无障碍和适老化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 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典...
·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抗战精神”检...
· 生态环境检察典型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包头市多维发力 融合赋能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时间:2025-10-21  作者:  新闻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字号: | |

按:内蒙古各地区各领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学细悟笃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重大要求,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连日来,自治区民委会同有关地区总结梳理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供各地各有关部门参考借鉴。

包头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通过政治引领、文化聚力、发展固本、交融促和、法治护航,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富有实效的典型经验,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了“包头实践”。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和党校教学核心内容,融入理论宣传普及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健全责任体系。将主线要求全面纳入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政治机关建设、巡察监督和政绩考核,融入学校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写入各级部门单位“三定”规定、议事协调机制及行业规章、村规民约,推动责任法定化、全覆盖。建立统战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将市、县两级民委纳入同级城市规划委员会,确保城市规划彰显共同体理念。三是严格审核把关。将贯彻主线作为制定地方性法规和重大政策的前置条件,建立政策制定、资金安排、项目评估“三级审核”机制,全面清理规范现有法规文件和展览展陈,确保各项工作切实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交流会(图片来源:包头市民委)

二、构筑精神家园,增进文化认同。以突出和树立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引领,着力构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是强化宣传引导。构建“端、网、微、视、报、屏”全媒体宣传矩阵,打造“红石榴”直播间等特色平台,连续举办主题视频大赛、宣讲大赛,累计参与600万余人次,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深入人心。二是深化理论研究。组织力量开展深度研究,成果获中央级刊物采用。编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系列丛书,在国家级媒体推广包头经验,促进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良性互动。三是促进文化交融。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全市大中小学师生同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达标率达100%。建成“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包棉1958”等主题展馆和历史文化街区,创作漫瀚剧《都贵玛》、《蒙藏学校》等文艺精品,打造“黄河观凌周”等节庆品牌,不断增强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国家的孩子——“三千孤儿入内蒙”主题展(图片来源:包头市民委)

三、推动共同发展,夯实物质基础。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总钥匙,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和现代化。一是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近三年全市经济年均增长8%,居民收入高于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为各民族共同迈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促进协同发展。坚持“两新”导向,狠抓项目建设,围绕“3+5+N”重点产业集群建设, 2025年争取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3975万元,持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三是推动文旅融合。出台《包头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节庆活动工作方案》,邀请专家学者走进包头,以行进式直播探访怀朔镇遗址、秦长城、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等,宣介包头多元交融的城市基因。实施“引客入包”行动,组织文旅企业赴国内外开展推介,策划推出“读历史游北疆”文物主题游及长城探秘、黄河风情等46条特色研学线路,打造“节庆+赛事+非遗”多元载体,依托重点景区、街区举办各类主题活动600余场,持续擦亮“北疆文化”品牌。
“北纬41°固阳献”黄芪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图片来源:包头市民委)

四、深化交融互嵌,促进社会和谐。一是抓好示范创建。制定《包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实践年工作方案》,升级打造5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廊带,突出“一区一主题”、“一进一特色”、“一带一示范”,深化特色品牌建设。创新“模块化”、“微细胞”、“植入式”创建模式,打造区域联盟、平台联盟、资源共享联盟等“创建联盟”品牌,引导各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承办2025年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活动,向全国展示包头经验。二是促进全方位嵌入。创新载体方式,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大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利用全市两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举办各类活动600余次,覆盖中小学生1.6万人次。推动互嵌式发展,组织申报阿一社区等5个社区为2025年全区“三项计划”典型示范培育项目。以民生需求为导向,聚焦“三大高地”等重点领域,创新引才机制,优化人才生态,与61个城市建立就业联盟,与36个联盟城市互推招聘信息42批次;积极对接区内外600多所高校,组织108家企业入校开展“双选”招聘,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转化为各族群众可感可及的生活体验。

2025年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活动现场(图片来源:包头市民委)

五、坚持依法治理,提升治理效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民族团结,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制定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核指南,建立重大政策“三级审核”和资金安排审核机制,确保政策导向正确、资金使用精准。二是深化普法宣传。构建全覆盖宣传模式,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民族法治宣传周”等活动,举办政策法规培训班,发放简明读本数万册,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三是融入社会治理。将民族团结创建融入“法治政府”、“平安包头”建设,构建“四级联动”、“五治联创”格局。推行红色网格、红色物业等“党建+”模式,组建“双法务服务联盟”,打造“智能+治理”应用体系,制定涉民族因素突发事件预案,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持续提升治理能力。

警民共学党的民族政策(图片来源:包头市民委)

包头市将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持续巩固深化成果,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方式,努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为谱写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政府北200米 电话:0472-7152000 邮编:01406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207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