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今天是:
本院动态    
· 【益民行】筑牢纪律作风防线 扛起...
· 八项规定淬本色 实干担当砺初心—...
· 【国际禁毒日特辑】“检察蓝”斩...
· 【国际禁毒日特辑】健康人生、绿...
· 【国际禁毒日特辑】庭审“沉浸式...
· 藏蓝警徽耀校园 禁毒防线共筑牢—...
典型案例    
· 检察机关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典型案例
·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
· 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加强社会工...
· 外汇领域行刑反向衔接典型案例
· 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第四批)
· 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推进黄...
当前位置:首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九原区:“热气腾腾”的花馍带来了“蒸蒸日上”的生活
时间:2025-06-23  作者:  新闻来源:九原发布  【字号: | |

走进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乌兰计五村的花馍制作工坊,蒸腾的热气混合着浓郁的麦香扑面而来。48岁的村民苏瑞萍戴着手套拉开蒸屉,透过扑面而来的热气仔细观察着花馍的状态。俏生生的醒狮兔馍鼓得像个小枕头,用竹筷轻轻一戳,“噗”地一下很快回弹。“这火候,透亮!”笑声未落,下一屉花馍已整齐摆在蒸屉内等待上锅蒸制。


蒸了几十年的花馍馍,苏瑞萍从没想过有一天还能靠着自己的老手艺挣上钱:“围着锅台转了几十年,如今倒是上开班了!钱包一鼓,腰杆子也直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干劲别提有多足了!”

选择发展特色花馍产业,对于乌兰计五村来说绝不是“一拍脑门”作出的决定。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两年突破百万元大关的“明星村”,乌兰计五村在大家的印象中一直都“不差钱”,这样一个村庄到底有没有必要从头开始发展一个全新的产业?不少人心里都有这样的疑惑。

×



“前些年我们村与舌尖管家合作,以‘党支部+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农业研学、生态采摘产业,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大,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又高度依赖旅游产业,难以抵抗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这也一直是我们心里的一根刺。”提起乌兰计五村单一化的集体经济产业布局,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石海霞脸上难掩担忧。

与其一条腿“蹦跶”,不如两条腿走路!石海霞和乌兰计五村“两委”们一拍即合,决定多元化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经过多次调研走访和反复对比讨论,大家很快将目光集中在“投入小、见效快、收益稳”的特色花馍产业上来。


乌兰计五村党支部书记

“咱们村家家户户都会做面食,会捏花馍的更是不在少数。我跟村‘两委’们一合计,这不也是一条致富增收的路子吗?把村里特色的蒙元文化元素和非遗花馍制作技艺结合起来,既有特色也有记忆点!”乌兰计五村党支部书记石海霞说道。

乌兰计五村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家家户户都会做花馍,这既是乌兰计五村最大的优势,也是创业初期村党支部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产业化的前提是专业化,制作花馍的面粉筋度如何选择?不同风味的馅料如何搭配?这些都是村民们从前自制花馍时从未考虑过的问题。为此,乌兰计五村党支部特意邀请了内蒙古非遗项目《面塑》包头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邢茹为村民们进行系统化的非遗花馍制作培训,从揉面到捏型再到雕花,每一个步骤都掰开揉碎了讲,给花馍产业的发展打实了基础。


在村“两委”的多方奔走下,乌兰计五村投资10万元打造了占地300平方米的花馍制作工坊。但又一个问题摆在了面前:花馍做出来要卖给谁?怎么卖?为了快速打开市场,乌兰计五村党支部在积极拓展线下售卖渠道的同时,也探索搭乘电商直播、社交平台等数字化快车,今年仅清明节期间便初次营收8000余元。红彤彤的票子揣进了兜,村民们心里一下子就有了底,干活的劲头也越来越足。目前,乌兰计五村的花馍制作工坊已带动10余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预计全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0万元以上的收入,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蒸笼掀开的刹那,热气氤氲的不仅是麦香,还有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提起花馍制作工坊未来的发展方向,阿嘎如泰苏木党委计划把现有的旅游资源和花馍产业联动起来,形成“非遗体验—生态观光—民宿餐饮”一体化产业链,同时聚焦不同群体打造“馍登时代”“一馍百样”等4条产品线,不断扩大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让“独一份”农产品遍地开花。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政府北200米 电话:0472-7152000 邮编:01406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蒙公网安备 15020702000001号